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核醫學科創建于1959年,是國內較早開展同位素臨床應用和研究的單位之一,經過多年發展,目前已經成為業務范圍廣泛、診斷、治療門類齊全,設備先進,集醫療、教學、科研和人才培養于一體的現代化科室。核醫學科主要包括以下:SPECT顯像室、PET/CT中心、體外分析實驗室、核素治療門診?,F科室人員16人,其中高級職稱4人,中級職稱7人,大多數醫師具有博、碩士學位。核醫學科擁有世界先進的診斷設備,包括德國西門子biography mCT PET/CT1臺、 SPECT1臺、雙能X線骨密度儀2臺、德國索靈化學發光儀2臺、雙探頭GC1200γ放射免疫計數儀2臺、KDC2046低溫大容量離心機2臺、甲狀腺功能測定儀1臺等設備。核醫學臨床業務非常廣泛,在心腦血管疾病、腫瘤疾病、甲狀腺疾病、腎臟病及肺栓塞等疾病的診斷方面獨具特色,在核素治療方面也具有較強的實力,特別是對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癌、類風濕性關節炎、轉移性骨腫瘤等疾病的治療有豐富經驗。目前開展體外分析檢測項目13余項,ECT影像檢查10余項。核醫學科文兵主任兼任湖北省醫學會核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湖北省核學會核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武漢市醫學會核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湖北省抗癌協會腫瘤影像職業委員會常委,湖北省職業衛生技術評審專家庫專家,湖北省醫學會臨床應用審核專家庫專家,湖北省衛計委衛生監督評審專家。近年來,一直致力于核醫學與分子影像學的臨床工作和科學研究,具有30 年的臨床核醫學診療工作經驗,特別是對SPECT/CT 顯像及甲狀腺疾病的核素治療有豐富的經驗,在心血管與腫瘤的分子影像方面做了大量科研工作。先后主持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項,湖北省科技支撐計劃1項,湖北省衛生廳項目1項。目前已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從1959年我科即開始承擔當時的重要教學工作“三防”教學。文革后又開始承擔工業衛生涉及核醫學校的教學內容。1971年起開設核醫學職業理論及實踐教學,從1971年至今已教學生約12000人,累計講授理論大課約2001學時。此外還承擔專升本、封閉班、高升本各層次理論教學,2001年開始承擔檢驗系核醫學理論教學,2005年開始承擔7年制核醫學教學。1988年本教研室承擔研究生班核醫學理論及實驗教學,2001年后核醫學作為影像職業研究生必修課及其它職業研究生選修課由本教研室承擔。另外,本科室從2011年開展住院醫師培訓工作,已培養人員達50人之多。獨立承擔國家、省級等課題14項,其中在研國家青年基金1項,湖北省科技支撐計劃1項、院內青年基金1項、武大自主科研項目2項,已結題9項。
武漢市普仁醫院是解放軍總醫院(北京301醫院)在華中地區協作分中心,中心斥巨資打造的遠程會診系統,實現了全國較優秀的專家資源的共享。同時作為全國PET-CT多中心協作單位積極參與全國PET-CT的臨床研究工作。中心配備較 為 先 進的智能數字PET-CT聯影UMI550,此款機型也是目前湖北省唯 一智能數字PET-CT,具有數字光導與蜂眼技術,首 次在PET-CT中搭載高 端數字時空CT,在CT探測器部分采用數字化技術,實現信號0噪聲、0損失、0失真,同時實現超 高分辨率與靈敏度,能夠提供急速掃描,雙低劑量,核素用量減少一半,顯著降低輻射劑量,真正實現綠色掃描。中心將在腫瘤疾病、神經系統疾病以及心腦血管疾病的早期診斷、復發與療效監測以及科學研究方面發揮重要作用。PET-CT在腫瘤早期篩查及高 端健康檢查也將顯示出巨大潛力。
湖北省腫瘤醫院pet/ct中心于2010年7月斥資上千萬,引進美國GE公司第五代discovery STE PET/CT顯像儀,是目前先進的醫學影像設備,擁有敏感度,并將渾身掃描時間由幾年以來的25分鐘,縮短至10~15分鐘;同時具有2D,3D及4D圖象采集及處理功能,PET-CT將PET的高敏感度性與CT的高分辨率解剖圖像相結合;具有在腫瘤的早期診斷、療效檢測、復發檢測、治療方案的確定、分期和定位等方面優勢。是我省的腫瘤防治研究水平提高的象征.本中心有省直屬??颇[瘤醫院的豐富臨床經驗,技術力量雄厚;服務意識強,本著“??漆t院,貼心服務”為宗旨,增進醫療事業的發展,服務于廣大病人。中心擁有雄厚的技術人員,擁有博士、主管技師、碩士等一批人才。主管副院長張克亮主任是遠近聞名的腸胃外科專家,并聘請了國內知名專家作為長期技術指導;目前工作開展順利,并積極開展定位、穿刺活檢等新興項目;中心堅持以高質量的診斷報告為生存之本;中心重視科研和人才的培養,追求醫、研、人才培養、教等多方位的發展,使中心在行業內取得較高聲望。
武漢協和醫院歷史悠久,創建于1866年,是近150年來一直扎根于湖北的國家綜合性教學醫院,是國內的很高等醫療機構之一。武漢協和醫院規模宏大,總面積近500畝,由本部、腫瘤中心、西院及在建的國際醫院等四部分組成,現有床位4800張,臨床醫技科室57個、研究所/實驗室/臨床研究中心115個。其中武漢協和醫院的核心(即本部)位于武漢市的較核心區域,交通便捷,其綜合門診樓與地鐵無縫連接,覆蓋湖北省及周邊約3小時醫療圈及全國大部分城市5小時醫療圈。武漢協和醫院人才輩出,現有職工6500余名,其中,正高職稱230人,副高職稱344人,享受政府津貼專家94名,雙聘院士2名,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3名,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8名,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6名,教育部新世紀優良人才11名。武漢協和醫院技術先進,擁有國際十分先進的帶旋轉調強功能醫用直線加速器、中南地區十分先進的雙源CT、中南地區前列臺PET-CT、3T-MRI等先進診療設備以及數字化手術室、國內很大的心外科監護室等,還有即將安裝的MRI-PET等國際先進設備。目前醫院有國內重點學科7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3個,國家臨床重點???5個。協和醫院成功實施世界首例成人裸露心臟回納手術,國內首例連體姐妹坐骨分離并雙雙成活,國內早創結腸代陰道微創手術,國內首例3D導航全髖關節置換術等,2014年完成心臟移植84例,居世界前列,且手術死亡率為0。醫院綜合服務能力強,每年為約400萬人提供醫療服務。武漢協和醫院研究創新,打造國內很高等的研究型綜合性醫院也是我們的重要發展戰略,基于我院龐大的病例數據,堅實的科研基礎及良好的科研環境,我們每年發表SCI收錄科研論文350篇,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00余項,位列全國前三,總科研經費超過1億元。
長江之濱,黃鶴樓下,有一所海內外聞名遐邇的醫院,她就是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同濟醫院1900年由德國醫師埃里希.寶隆創建于上海。1955年遷至武漢。經過110多年的建設與發展,如今已成為學科門類齊全、英才名醫薈萃、師資力量雄厚、醫療技術精湛、診療設備先進、科研實力強大、管理方法科學的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創新型現代化醫院,其綜合實力居國內醫院前列。百年同濟,名醫薈萃。一大批專家、教授享譽海內外,其中,陳孝平201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馬丁2017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973”項目知名科學家2名,教育部長江學者4名、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8名、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2名、教育部新世紀優良人才11名,特聘37名院士為同濟醫院兼職教授,296名教授曾獲得博士導師資格,享受政府特殊津貼者95名。醫院現有主院區、光谷院區、中法新城院區,設62個臨床和醫技科室,擁有國家重點學科8個、國家臨床重點??平ㄔO項目30個(全國第二),婦產科被評選為國家婦產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湖北省現有的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康復科是世界衛生組織指定的研究和培訓中心。服務病人數不斷刷新荊楚醫療史,年門、急診服務病人數連續20多年保持湖北省。春華秋實,桃李芬芳。同濟醫院治學嚴謹在國內獨樹一幟,這里孕育了12位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培育了3位共和國衛生部部長和副部長;哺育了無數中國醫學界棟梁之才。當代醫圣裘法祖院士是他們當中的杰出代表,其“裘氏風范”被稱譽為醫學史上不朽的豐碑。百年探索、勇攀高峰,同濟醫院的科研業績是我國醫學界的一道亮麗風景線,被業內譽稱為“同濟現象”。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七項;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數連續八年突破百項,名列全國醫院前茅。所承擔的國內高級科研課題數名列全國醫院前茅。獲得科研課題成果獎達553項次,其中11項成果榮獲國內高級科技進步二等獎、發明獎和自然科學二等獎??蒲姓撐陌l表數位居全國醫療機構前列,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發布統計顯示,2008年-2017年,十年科技論文引用次數全國醫療機構列第二名。匯通中外,開放融合是同濟醫院邁向國際化的鮮明特色。先后與德國、美國、日本、法國、俄羅斯等25個國家和地區的70余家醫院有長期合作關系。近年來,同濟醫院連續15年獲得“全國文明單位”稱號,醫院先后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職工職業道德建設十佳單位”“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等光榮稱號,并被評為“中國十大名品醫院”一所百年老院,沉淀著物茂風華;一個新的世紀,激蕩著意氣風發。沐浴著新世紀的曙光,百年同濟綻放出無盡的光彩。
中國人民解放軍廣州軍區武漢總醫院坐落在風景優美的洪山腳下。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急救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軍隊醫院,先后被評為三級甲等醫院、愛嬰醫院、全國百佳醫院、全軍為部隊服務先進醫院,是湖北?。ㄎ錆h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院、湖北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省級定點醫院、武漢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市級定點醫院、武漢市生育保險定點醫院、湖北省大學生醫保定點醫院、“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天使陽光基金定點醫院、中華慈善總會“微笑列車”全國定點醫院。醫院展開床位2000余張,年門診急診量150萬余人次,年收容病員7萬人次,年手術量3萬余臺次。 醫療市場涵蓋面廣,近十年,醫院收治病員涵蓋了內地32個省市區、港澳臺地區及日本、韓國、阿聯酋、尼日利亞等國;與湖北省內31個縣市簽訂了醫療合作協議。 醫院人才薈萃,現有工作人員3千余人,其中文職將軍18名,高級技術職務專家400余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5名,廣州軍區“名醫名刀”12名,有百余名專家在國家、軍隊和省市學術團體任職。醫院科研成果豐碩,近十年,開展各類科研基金課題337項,其中,國內課題5項,省級課題66項,全軍課題30項;獲得各類科研成果獎226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成果一等獎5項、二等獎42項。發表論文4491篇。 醫院教學力量雄厚,現為南方醫科大學武漢臨床醫學院,是16所醫學院校的臨床教學基地,年接收進修生近200人次,實習生近500人次。與第三軍醫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武漢大學醫學院、南方醫科大學等8所院校聯合培養研究生,設有臨床醫學博士后工作站、2個博士點、14個碩士點,有博、碩士研究生導師44名。醫院有百余名專家在國家、軍隊和省市學術團體任職,擁有臨床博士后工作站、國家臨床藥師培訓基地。擁有解放軍神經外科研究所、眼科中心、心胸外科中心、心血管內科中心、骨創傷救治中心、計劃生育優生優育技術中心、解放軍武漢血站和臨床藥理基地等8個全軍??萍夹g中心,同時還有廣州軍區心胸外科研究所、骨科研究所2個研究所和放射影像、神經內科、內分泌科、消化內科、呼吸內科、腫瘤治療、普通外科、泌尿外科、麻醉與復蘇、口腔診療、婦產科、信息科12個軍區??萍夹g中心和1個信息化培訓基地等以及腎病內科、老年病科等一批重點學科。 醫院信息化程度高,設備先進,大型檔次高醫療設備齊全配套,包括320CT、PET/CT、64排CT、核磁共振、伽瑪刀、直線加速器等現代大型醫療設備。
武漢市中心醫院PET-CT中心創辦于1880年,前身為漢口天主堂醫院,1952年10月市人民政府接管,1955年2月正式組建成為武漢市第二醫院。1996年被國家衛生部批準為“三級甲等醫院”。1999年12月,經湖北省衛生廳和武漢市人民政府批準,醫院正式增掛院名“武漢市中心醫院”。2010年6月,增掛院名“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武漢中心醫院”。一百多年來,幾代員工為人民健康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我院是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高校的教學基地、湖北省創建文明行業示范點、國際緊急救援中心網絡醫院、國家愛嬰醫院、武漢地區文明品牌醫院,武漢市政府醫療保險定點醫院,近年來,連續被評為績效考核先進單位、武漢市勞動用工誠信單位、“醫院管理年”活動先進單位。武漢市中心醫院PET-CT中心開辦了南院、北院兩個院區和一個獨立門診部,占地面積47283m2,建筑總面積近10萬m2,綠化率達到36%?,F實際開放病床1427張,年平均門急診量約100萬人次,年平均住院病人數4.6萬人次。設有臨床醫療科室31個,醫技科室15個。武漢市中心醫院職工1584人,其中技術人員占90%;高級職稱163人、中級職稱428人。擁有博士、碩士學位人員176人,碩士研究生導師12人,享受及市政府專項津貼專家10人。武漢市中心醫院PET-CT中心綜合實力雄厚,在較高整體技術水平基礎上,形成了心血管疾病介入及手術、腦血管疾病介入及手術、系列腔鏡及內窺鏡治療、腫瘤的綜合治療、造血干 細胞(呆狐網提醒:尚未成熟技術)移植等技術特色。血液科為省級重點???,神經內科、心臟外科、婦產科、影像科、內分泌科、核醫學科為市級重點???。神經外科開展的痙攣性斜頸手術等多項技術在國內外處于先進水平。武漢市中心醫院PET-CT中心設備、設施先進、完善,擁有磁共振成像儀(MRI)、螺旋掃描全身CT、數字化X光機、數字化胃腸機、體外震波碎石機、中央床邊監護系統、腫瘤放療直線加速器、腫瘤射頻熱療機、準分子激光系統、氣動管道傳輸系統等。
武漢平安健康(檢測)中心以滿足民眾健康需求為導向,依托國際領跑的優等設備、全國知名醫學專家、覆蓋全國的合作醫療機構、強大的IT系統及相關職業的運營管理能力,通過打造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體化服務平臺,多方位連接醫院、專家、病患,實現影像診斷、醫學檢驗和精密體檢等服務資源的共享,為客戶提供更便捷、更精細準確、更安全的創新型健康檢測服務。該中心引進Discovery PET-CT 710型,實現全身各部位分子影像檢查,低檢查輻射劑量、高質量圖像。由原廣州軍區陸軍總醫院核醫學科李主任擔任PET-CT中心主任。